挂礼就是为了还礼的时候有个依据,毕竟乡下人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。

    “这让我怎么还礼呢?”

    人都不  认识,却来挂了礼。

    看来当初限定只挂十元的礼也草率了,早知道不收礼了。

    “不收礼肯定不行,咱们老百姓都没那么多讲究的,这些是他们的心意。”

    “姐,  姐……”

    这礼金,拿着很烫手啊。

    杜红英看着这么多的大团结一声叹息。

    “赵叔,我听说通安河下游要修建一座桥?”

    “是有这么一回事儿,政府出资一部分,村里众筹一部分,目前资金还没到位,正在号召老百姓捐钱,桥头会刻功德名单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吧,我们杜家捐两万一千二百八十八元,然后这些钱也一并捐了,功德名单就按礼单上的来写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赵叔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好,姐这个主意好。”

    杜红兵就很佩服自己的姐姐。

    捐款修桥铺路,那是大功德,这些亲戚朋友和老百姓给予爹的敬重,都变成爱心捐款惠及百姓,功德都是客人的。

    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    四万多的捐款给到了村里面修桥,杜家的这一举动被传诵。

    “有钱,还大方,也活该他们家有钱!”

    “听说没有,杜家那个孙孙也考上了军事学院呢。”

    “杜家是祖坟山埋正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人家家风家教好。”

    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!

    杜家从来都不差!

    杜家,再一次刷新了百姓的认知。

    对杜家羡慕嫉妒的很多人都变成了敬重,人家是真的喷不了一  点儿呀!

    “这样也好,你爹在天之灵也能安心。”

    陈冬梅看着儿女:“外面的事儿处理完了,把你爹的东西理一理吧。”

    该扔的扔,该烧的烧:“他这些年留下的东西不少,在他走得动之前都分成了四份,你们随我去取。”

    四份?

    “红英、红兵、红卫和小菊,你们四家,每家都有份。”

    自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