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“黄县令,若是留在京城,那以你的水平,现在已经如日中天了。”
黄县令摇头,微笑,“本官没有什么才能,去当四门博士,才是误人子弟,留在云县,本官尚且还能做点有利于百姓,有利于社稷之事,何乐而不为呢。”
谢主簿抓住黄县令的胳膊,“不,黄县令,只有有机会,但凡有机会,你都要回到京城,只有到了京城,你才能真正地实现抱负。你身居低位,受制于人,只有身居高位,你才能做得更多。”
黄县令见谢主簿这么激动,他有些意外,按理说,谢主簿是皇帝的人,应该了解皇帝根本不想让他回京。
他要是回京,才是真正被视作威胁的存在。
如今在云县,距离,不远不近,正好合适。
黄县令看向谢主簿,观察到对方此言此行,竟然是发自真心的,而不是一时做戏。
“谢主簿言之有理,但是,官场复杂,人人勾心斗角,本官并不喜那种氛围,云县县衙结构简单,人员不多,正好符合本官的选择,在云县,本官才能安心做事,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周旋其他官员之间,所以,对本官而言,云县恰如其分,是本官最想要的,也是最适合本官的。”
谢主簿有些怔愣,他想到了黄将军对他说的话,皇帝在戒备黄十三郎。
现在,再重新审视黄县令这番话,谢主簿终于恍然大悟,是了,黄县令如此聪明,怎么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呢?
正是因为黄县令早就知道了,为了脱离身份带来的旋涡,才迫不及待地脱离京城。
他总是因黄县令的才智,对他留在云县感到惋惜。
每多靠近对方一些,多了解对方几分,他就总是忍不住,想将对方与其他五个皇子想对比,每次比较完,他都觉得,只有对方登上那个位置,大晋王朝才真的有希望,继续辉煌下去。
但是,对方要是继续一直在云县当县令,不回京城,那就永远都无法真正地融入政权核心。
没有朝臣的支持。
没有皇帝的眷顾。
没有恢复正统的身份。
偏居一隅。
这将是一条不归路。
谢主簿脑子闪过一丝灵光,他没有抓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