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朱由检态度如此坚决,郭允厚也不好再坚持。
他虽是不再说话,但车厢内的几人也都听明白了。
温体仁将事情在脑海中,认真的过了一遍后,开口道:“陛下和郭部堂的意思是,再修建新的铁路,将会交给内府那个……那个铁路司,由铁路司以未来的收益,向民间募集钱粮?”
朱由检点头道:“不错,工部和铁路司、科学院三方规划出线路,做出一个预算,看需要多少银元,然后将之分成若干份数,发售给商贾、士绅,或者是任何大明子民。”
“就好比京城到沈阳的铁路,造价一千六百万银元,将之分成一百万股的话,一股就是十六块银元,等将来铁路投入使用了,所得收益,也分成一百万份,分给这些股份持有人。”
“当然了,这些股份也是可以交易的,就好比首辅手里有一万股京沈铁路的股份,有一天他不想再持有了,可以售卖给别人,如果有人看好铁路未来的收益,或许会用高于十六块银元的价格买走,如果铁路不能盈利,那首辅手里这一万股股份,或许会一文不值。”
“这里面是有风险的。”
朱由检着重提醒了一句。
几人听的也是连连点头。
温体仁思索半晌,忽然又问出了一个问题。
“陛下,像是京城到遵化、到天津、到南直隶等一些地方都好说,这些地方要么有铁矿,要么有市舶司,要么就是富庶之地,往来的货物、百姓多如繁星,或许可以带来不菲的利益,到西南、西北等地怎么办?”
“这些地方恐怕就不会有人愿意投资了吧?”
朱由检对他能问出这个问题很是意外。
这个问题,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大国,铁路几乎全是国营的原因。
因为需要国家对偏远、落后地区进行兜底。
朱由检把怀里的朱淑娴放下,让王承恩看顾,整了整衣衫,正色道:“首辅这个问题问的很好。”
“大明地大物博,西南、西北,甚至是亦力把里、乌斯藏、奴儿干等地,和中原相距甚远,如果修建铁路的话,几乎是只有投入,没有收益,民间商贾和百姓们是绝对不会投入金银的。”
“这就需要朝廷进行兜底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