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儿臣也只是听闻了些许风声,知晓太子殿下似有良策,具体细微之处,尚未敢深问。”
陆知白一脸诚恳,将功劳推得干干净净。
朱元璋闻言,却是嗤笑一声,指了指他:“少跟咱来这套!”
“你这狗东西,肚子里那点弯弯绕,咱还能不知道?”
他话锋一转,眼神锐利起来:“说!此策若行,有哪些关节要紧?又凭什么断定,那大黄的价格就一定能被炒上去?”
陆知白知道,真正的考验来了。
他定了定神,认真说道:“回陛下,此策,理论上是可行的。关键在于‘势’与‘利’。”
“所谓‘势’,便是要造成一种大黄即将断绝,千金难求的恐慌态势。一旦恐慌蔓延,加上我朝暗中推波助澜,囤积居奇,价格自然会疯涨。”
“所谓‘利’,便是利用人心逐利的本性。当大黄的价格高到离谱时,巨大的利润会驱使北元内部,甚至是我朝边境的某些人铤而走险,进行囤积、抢购、甚至是以物易物,从而扰乱其内部的经济秩序,加剧其内部矛盾。”
陆知白顿了顿,补充道:“这也是管仲常用的手段,利用暴利,让敌国上下都迷失心智。
只要我们控制住大黄源头,不断加码,就能让这涟漪越来越大,最终掀起风暴……”
他没有说得太细,但核心的逻辑已经点明——
利用信息差和市场情绪进行炒作,或者说,运营。
“当然了,”陆知白话锋一转,神色变得无比郑重,“此策风险极大,执行起来更是难如登天。”
“首先,必须确保消息绝对保密,任何一个环节泄露,都可能前功尽弃,甚至引火烧身。”
“其次,如何有效封锁边境,严打走私,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,且必须保证执行者令行禁止,廉洁奉公。”
“再者,北元并非傻子,一旦察觉,必然反扑,其手段也未可知。是加大劫掠,还是寻找替代,都需要预案。”
“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,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,需要朝廷上下,尤其是户部、兵部、边镇将领等多个部门的高度协同,稍有不慎,便可能酿成大祸……”
陆知白一口气说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