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言一出,朱慈炯和王承恩都愣住了。
要知道王承恩只是一个太监。
许多宗室都没资格葬在皇陵附近,
而崇祯却给了他这份殊荣。
王承恩率先反应过来,他砰砰砰的磕头:“使不得啊皇爷,奴婢身份低贱,没资格出现在皇陵附近。”
崇祯并未理会王承恩的态度,而是继续盯着朱慈炯的眼睛。
朱慈炯犹豫了一下。
他不得不犹豫。
在此之前,从未有过太监葬在皇陵附近的先例。
他得考虑影响。
不过仅仅犹豫了一下,朱慈炯便应了下来:“儿臣遵旨。”
崇祯点点头,闭着眼睛说道:“该嘱咐的事朕已经嘱咐完了,你有事就问,没事就站在旁边等吧。”
听到崇祯说完这句话,朱慈炯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。
稳了稳心神后,朱慈炯跪在地上说道:“儿臣有两件事不明,还望父皇赐教。”
“讲。”
“儿臣想向父皇请教一下治国之道。”
“呵呵,”崇祯笑了下:“朕这里有两条治国之道,一条是天道,一条是人道,不知你想选哪条道?”
朱慈炯怔了怔:“儿臣不懂,请父皇明示。”
崇祯抬起头,看向大殿的顶部:“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向前滚动,天道是跟着历史的车轮一起向前;人道是为了稳定和维护统治,阻止车轮向前。历史的车轮可能会暂时放缓,但绝不会停下,任何挡在它前面的人都会被车轮碾碎。”
看着朱慈炯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,崇祯苦笑了一声。
他的话说的确实比较隐晦。
不是他故意为之,而是有些话没办法挑明了说。
时代一直在进步。
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,往往会做出阻碍时代进步的行为。
可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前进。
所以王朝必然会覆灭。
于是有了亡国之君。
很多时候是王朝的覆灭产生了末代君王,而不是末代君王导致的王朝覆灭。
深谙此理的崇祯继续说道:“治理国家没有想象中那般复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