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只是一味的看向邱瑜。

    邱瑜慢悠悠地向前迈出半步:“陛下,先帝在位的前十七年和后十七年截然相反,臣以为与玄字本身的含义十分契合。”

    有了他带头,其他大臣也开始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有人反对,也有人同意。

    朱慈炯犹豫了一会,拍案决定道:“既然如此,就依邱阁老的提议尊父皇为玄宗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遵旨。”

    确定了庙号之后,开始商议谥号。

    讨论了半天,谥号为绍天释道刚明敬恭揆文奋武仁德至孝襄皇帝。

    辟地有德曰襄,甲胄有劳曰襄,执心克刚曰襄,威德服远曰襄

    至此,崇祯的庙号和谥号都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接下来讨论新的年号。

    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方式。

    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。

    明代以前。

    遇到内忧外患,或者重大的事情需更改年号。

    (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夫妇,他本人使用了十四个年号,武则天登基后也使用了十四个年号。)

    明代之后。

    大部分一个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先皇去世的当年一般情况下不更改年号。

    等到次年继任者才会更改年号,以表示对先帝的尊重。

    和当年崇祯登基时一样,大臣们推荐了四个年号。

    分别是兴和,永平,太初以及天策。

    (崇祯登基时推荐的年号分别是乾圣,兴福,咸嘉和崇祯。)

    内阁首辅邱瑜解释四个年号的含义:“兴和寓意国家兴旺,君臣和睦。永平寓意长久之治,内外安定。太初者,万物之始也,寓意盛世之始。”

    就在众人以为邱瑜会解释天策的含义时,邱瑜却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天策有两个意思。

    首先天策是一颗星星的名字,天策星又名傅说星。

    傅说是人的名字,他与商高宗武丁一起开创了武丁中兴,有圣人之称。

    其次天策是官职的名字。

    大唐武德四年,秦王李世民因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,被李